建议用“萨斯”取代“非典”一词

    最近在我国出现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也就是“萨斯”病,而我国部分政府官员和媒体到现在一直把这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称为“非典型肺炎”,并且简称“非典”。笔者认为,用“萨斯”比用“非典”要科学、准确,也能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一致,从而和世界接轨。因此,建议我国政府官员和媒体带头使用“萨斯”,逐步取代“非典”。

    萨斯病是世卫组织的正式命名

    萨斯病,是世界卫生组织为最近出现在亚洲并且传到世界很多地方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正式命名。“萨斯”是英文缩写SARS的译音。作为缩写的“SARS”取自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每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全称译出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萨斯病是今年2月底3月初由联合国下属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大夫命名的。正是因为这位大夫在研究这种病毒的时候不幸突然病逝,才使得国际社会猛然对萨斯的危害性有了极高的警惕性,因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病正式命名为“萨斯”。而且从那之后,国际社会就很少有人用“ATP,Atypical pneumonia”,也就是“非典型肺炎”来描述这种病了。

    “非典”概念比较宽松而不准确

    萨斯病是去年11月从广东开始流行的,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当时由于医生对这种怪病不够了解,用一种内涵和外延比较宽泛的“非典型肺炎”来命名这种病症,是有情有可原的。萨斯和“非典”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据介绍,非典型肺炎的概念比较宽松,而且过去已经出现过,而“萨斯”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传染病,已经被国际社会看成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所以,现在国际社会用萨斯,而不用“ATP”来形容这种疾病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非典型肺炎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病,通常是可以治疗的,而且很少有生命危险。

    如果时至今日仍坚持使用“非典”,不但与目前国际通行做法不相吻合,而且与一贯主张和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精神不相吻合。特别是当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这种病定名为萨斯,我国仍然沿用广东地方医生在刚开始流行的时候因为对这种怪病不够了解,而定名为“非典”,这就未免有些过时了。(任毓骏)

网友反馈:为什么不能用“非典”——兼答任毓骏先生

               不能用“萨斯”取代“非典”一词

               “萨斯”能和国际接轨么?

来源:人民网 2003年4月28日 (责任编辑:孙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