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在中国第二届现代诗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试论网络时代的诗歌创作
王青木

时代的列车已经呼啸着驶入21世纪,数字化、都市化的浪潮席卷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在我们置身的网络信息时代,“你上网了吗”取代了上世纪“饭吃了吗”这一日常问候语。在这崭新的时代,在这泱泱诗国,诗歌又面临怎样的处境?诗歌又将走向哪里呢?

一、世纪之交的诗歌状况

上世纪初发端的新诗运动,给绵延千载的汉语古典诗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给日益呆滞的诗歌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近百年的新诗史,曾经几度动荡兴衰,终于迎来了繁荣成熟的时期。上世纪末市场经济下的全面开放,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日益纷繁、五光十色的新时代,却使这个曾经万众瞩目的文学皇冠同文学一起退居边缘地带。
1、大众传媒和非诗报刊的排拒
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与崇拜牵引着世人的视线,更多的人陷于俗务,而对内心世界尤其是他人漠不关心,以情为中心的诗歌难免也被疏远和忽视。不懂诗歌不解诗意的总编和编辑们对诗歌的漠视就成为时尚,原先辟有诗歌版面或设有诗歌栏目的副刊纷纷取消,纷纷扩版的报刊却不能给短小精悍的诗歌以方寸立足之地。
2、诗集和诗人游离于市场之外
一方面是诗集的大量自费印制,另一方面是大小书店中诗集难以上架入柜。诗集没有在市场中占据应有的份额,诗集不再被鲜花和热烈的掌声所包围。诗集成了诗人的赠品和小圈子内部的交流,诗人成了“儒雅”的“北宋(白送)”诗人。诗人们悄声细语、羞羞答答、欲抱琵琶半遮面。
3、诗歌报刊的固守和变革
世纪之交中国诗坛的权威刊物《诗刊》和《星星》不约而同变革扩版,从月刊改为半月刊;《诗歌报》和《诗神》几经波折仍以《诗歌月刊》和《诗选刊》全新的面目活跃诗坛;《绿风》依然劲吹、《诗林》依然繁茂、《诗潮》依然奔涌,一批公开发行的诗刊依然坚守诗坛。非公开发行的大批内部诗报刊依然活跃民间,并走向成熟。一大批诗人和诗歌编辑仍在执著地耕作,诗歌的园地依然生生不息。
4、网络诗歌的崛起和活跃
诗歌这个时代的弄潮儿文学的轻骑兵,搭上了新世纪网络快车,终于又吸引了大批诗歌爱好者。网络提供了诗歌写手自由发表的平台,网络诗歌犹如卡拉OK让欲歌者一展歌喉。读者可以在网上读到鲜活的诗歌听到诗人的心声。网络给世纪末显现疲软灰暗萧条衰弱的诗歌带来了生机和亮色。中文诗歌网站(点)雨后春笋风起云涌已达十万多个,一个诗歌的春秋时代自由年代将要到来。但论坛上缺少编选的网络诗歌泥沙俱下,又让读者无所适从。
诗歌面临的困境既折射了时世的病症,又同诗人自身的创作不无关系。人格矮化、血气流失已经成为世纪末以来诗坛的一大通病,“贫血”、“缺钙”让无数诗人病入膏肓,崇高感的丧失带来诗歌的琐碎小器,破碎的激情掩盖不住诗人的冷血,叙事性和戏剧化也提不起读者的兴趣,诗歌感动不了诗人自己更感动不了读者。“贫血”就是“薄情”,就是缺乏抒情的感染力;“缺钙”导致“软骨症”,就是缺乏思想的震憾力。这应该缘于诗人爱心的缺失以及对生活的浮躁和不耐烦。太多的绵软精致“绣花枕头”和“花拳绣腿”,缺乏的是大气粗犷、洪钟大吕。大环境的“冷”与小天地的“热”,诗人的“冷眼”和读者的“热望”,这种反差就构成了诗歌的生态。但冷静客观地分析,诗歌目前的状况还是正常的,刚刚走出十年文革文化沙漠的国人对文学和诗歌的狂热倒是不正常的,因此我们无须悲观。

二、我们需要怎样的诗歌

诗是心灵的音舞,诗是生命的自在,诗是生活的佳酿,诗是语言的寺庙。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能够打动人的诗歌,能够流传的诗歌终究如此。世事变幻而诗人的理想不灭诗歌的精神永在诗歌的旗帜不倒。时代需要温馨的、精致的、婉约的诗歌,也同样需要粗砺的、璀璨的、豪放的诗歌。时代需要诗歌,诗歌仍在并应继续在时代的高处闪亮。
1.诗是心灵的音舞。
诗是内心遏制不住的声音(沈泽宜语),是心灵撞击的火花,是心灵的歌唱,是心灵的舞蹈,是具象的抽象,是抒情的艺术。“诗歌是一场幻想的美宴”(卢文丽语),诗着重于心灵的揭示、心灵的律动,具有内容上的抒情性,语言上的音乐性、跳跃性和造型美,必须用优美的节奏和韵律以及鲜明的动感来呈现。如果说散文是散步,那么诗歌就是舞蹈,散文诗刚是时装表演。诗歌必须要有强烈的情感、浓烈的血性,任何的无病呻吟都逃不过读者的火眼金睛。当前的诗歌,必须强心壮骨,防治贫血症和缺钙症。
2.诗是生命的自在。
诗是生命的立体呈现(洪迪语),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人不可能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赛。而在诗中,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解放种种日常生活的束缚,求得极大的自由。诗人可以用诗来剖析社会,可以用诗来弥补人生的缺憾。因此,写诗是对现实行为失败的补偿,是自我的大解放、大自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诗,音同私,它更具个人化的色彩。诗即人,人即诗。纵观屈原、李白、苏轼等伟大诗人,无不个性鲜明,无不是人格与诗品的高度统一。诗人应当排斥集体化群众式的声音,而应当以独特的个人性通达世界性。没有血肉没有个人性的诗,必定是概念化的、没有生命力的诗。
3.诗是生活的佳酿。
诗歌就是生活(美国诗人罗伯特·佩恩·沃伦语),诗歌是抓住现实的一种方法(博尔赫斯语)。诗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诗酒文饭,它不同于散文的仅仅是生活素材的烧制,而是生活精华的提练,它改变了生活的原始形态。它不是呆板的而是可以流动的,它不是固态的水性的而是烈性的火性的,它甚至可以燃烧。而散文诗刚可以说是甜酒酿,它有酒的成份,也有饭的成份。诗音同时、实相近,诗也应该是时代的,实在的。诗必须贴近生活、置身生活、跟上时代,但又不应是生活的堆砌和表面化的描摹。
4.诗是语言的寺庙。
诗,寺从言旁,是神谕的、正统的、极致的,是语言的宗教。它同宗教本质上是相通的,都可以说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由于孤独、无奈、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进行的沟通、互恤与互抚。海德格尔有言:倾听诗人的言说,正是倾听神圣者的言说。一首好诗,应该是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是饱含感情、耐人寻味、引人遐思的最精练最和谐的语言艺术。诗就是从细枝末节中抵达整个世界,从一个词语中抵达无限。艺术是一种令人陶醉的“欺骗”(纳博科夫语),诗也有类同于宗教的功能,诗能抚慰受伤的心灵,非典时期的疗伤式抒情诗歌,美国人在“9·11”事件后以诗疗伤就是两个有力的例证。
我们需要这样的诗歌,时代需要这样的诗歌。诗歌,要抓住此时此刻运动着的人与世界,抓住人与世界的本质。写诗的过程,就是让瞬间永恒。诗人是痛并幸福着的人。

三、诗歌走向何处

诗歌必须关注世界,也必须直指内心。诗歌应当更多地充满血性洋溢着爱,也应当饱含思想和理性。概而言之,诗歌的精神是向上的,它应该向真向善向美,追求真情实感,追求美好自由。从内容和形式上来说,诗歌要具有时代性和包容性,它所触及的领域和所表现的内容,它所采用的技巧和创作的手法,都应该与时俱进。它应该是开放的和包容的,它应该是广泛的和灵活的。它应该反映时代活生生的生活,也绝不排斥对历史的回顾;它追求形而上,也不排斥对日常生活的反映,甚至也包容“下半身”的探索,让诗歌拥有自己的“性”情;它本质抒情,也不回避叙事。从表现的手段和借助的媒介来说,诗歌又具有兼容性。它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是文学的皇冠,它也可以与音乐舞蹈绘画影视雕塑建筑等熔为一体。诗人要有忧患意识,也要有市场意识,诗人应该关注社会现实,既是时代的见证者,更应是时代的亲历者和推动者,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市场才会有读者。
1、诗歌借助灵敏的触角和想象的翅膀在天地间飞行
且把“学院派”“口语派”“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等等标签放在一边,我认为,精致化贵族化个人化没有错,浅俗化平民化大众化也没有错,而在其两极之间穿行的“中间派”更没有错,过分的贵族化个人化可能会失之神化玄乎,过分的浅俗化大众化也难免倾向口水和垃圾。诗人应当躬下身来,诗歌应当借助锄头和犁耙在大地上耕耘;诗人也不妨挺胸昂首,借助“神箭”发射“神舟”航天。诗歌可以上天入地,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地面上和大气层里奔走飞行。不管打着哪一派旗帜,诗歌都不应排除感情、排除想象,诗人要有天马行空的大精神,方能产生惊心动魄的大作品。有了想象,还要在手法技巧上出新,如果总是循规蹈矩地写作,就不会有令人双眼一亮、喜出望外的好诗。诗歌有情,“情性”是诗歌之本,“根性”和“灵性”是诗歌的两翼。我们需要底气充沛的诗,也需要灵气充盈的诗,更需要大气浑厚的诗。
诗歌有情,也不排除思想。诗人也要力图从生活体验进入生命体验,让诗歌承载超越普通读者的思想力量。有的诗长于感性,有的诗长于理性,有的诗则注重形象,诗家流沙河提出的“情”“智”“象”三柱论是也。
2、诗歌借助各种媒体走向人民大众
首先,诗歌要在传统的纸质媒介报刊书籍上争取应有位置。编辑和读者要读诗懂诗,在报刊上给诗歌一席之地,同时给生活腾出诗意的空间。诗人们要潜心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好诗。通过诗人编辑读者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让报纸副刊都发诗,让更多期刊有诗的栏目,让诗人受宠诗集走俏。当然,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优秀的诗歌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
诗歌还要更多地借助其它媒体,即它所曾涉及和未曾涉及的或者仅仅是少量接触的大众媒介进行广泛传播。最主要的是:视听结合,音画时尚。一是声情并茂,音乐化制作,让诗更有情调。或为诗谱曲,或配乐朗诵,或制成音像。诗、歌难分,好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要让更多的诗易于朗诵、易于传唱、插翅高飞。今年西湖博览会期间,我国第一部唐诗宋词合唱作品《唐风·宋韵》在杭首演,据说这是第一次用交响合唱的形式演绎唐诗宋词,第一次将古典诗词翻译成现代音乐,第一次将绘画、音乐、文学熔为一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戏的古老传统,从来就没有让诗歌排斥视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配乐伴舞专场诗歌朗诵会受到欢迎,如诗刊社策划的“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让更多的人沐浴诗歌的春风,也让我深信诗歌、音乐、舞蹈的确是同宗同源的同胞兄弟。二是诗情画意,配诗展示,让诗更有“色”情。诗配画、诗碑、诗石刻、诗与雕塑与建筑结合等等,让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三是参与影视制作。以诗入剧,以诗作诗人为素材拍摄电影电视,如央视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和《大唐歌飞》等等,都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有效的尝试。
诗人要仰望星空,更要面向大众、走向市场,要让更多更好的诗歌走向舞台风景,走进广播影视绘画建筑,让诗歌随物赋形、落地生根,让更多的诗歌具有娱乐性和通俗性,使诗歌走向社会大众走向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可能,成为社会化艺术消费的一部分。诗人还可以参与广告制作,创作广告诗歌,可以探索在更多的领域熔入诗歌。
3、诗歌借助新兴的网络媒体搭上青春快车
进入新世纪新千年,电脑的普及网络的繁荣,使网络诗歌风起云涌,诗歌论坛雨后春笋,中文诗歌网站(点)每年成千上万增加。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仿佛一针强心剂激活了诗歌,促使诗歌走出世纪末的萧条疲软和灰暗,走向诗歌的春秋和自由年代。网络诗歌论坛已经成为青春期渲泻抒情的广场,给诗歌新手以勇气和信心,让更多的人一显身手展示诗才,甚至于让一些无名者一夜扬名。网络的即时互动和开放性给诗作者和读者提供了十分便捷的交流通道,诗歌有可能在批评切磋当中雕琢成玉。网络诗歌因此越来越多地吸引了无数的年青人,越来越多的诗歌热心人开始了网刊编辑,并有了越来越多的网上和网下的诗会,这给诗歌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在网络时代信息社会,我们没有理由不正视网络、欢迎网络,从而发展网络诗歌。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够借助传统的现代的媒介和工具,让更多更好的诗歌在报刊和选本“正规上演”,同时能“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扩大诗歌的生存活动空间,诗歌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人所接受。如果我们能够加强诗歌教育,有更多的诗人诗评家成为诗歌的宣传员,有更多的诗人诗评家走进网络论坛,诗歌就一定能够走向学校走向千家万户。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诗意栖居,让诗歌古国诗风荡漾。


作者通联:317300 浙江省仙居县政府办公室 王钦木
办公室电话:0576-7816909
住宅电话:0576-7752666
手机:13706545168


本贴由王青木于2003年10月29日20:56:15在乐趣园石牛斋〗发表.


本贴跟从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