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产衣服 不进口布料,   许九弟一年做两亿多服装生意  

 
  

● 徐伏钢 

  他叫许九弟。不过直到记者同他见了面才恍然发现,联星公司这位董事经理其实早已不再是“小弟”级的老板了。

  他个头不高,身材瘦削,但说话做事干练麻利,完全像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在服装制造这个行道里,他已经摔打了整整30个春秋。可以这样说,他把自己一生中绝大部分的心血,都浇洒在了成衣制造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行当上。

  人们也许对许九弟这个人,对他的联星公司并不十分了解。在新加坡,他实际上并没有一间自己的工厂,也没有自家的商场。他说这里池子小,如果局限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谋求发展,肯定一辈子都长不大。

  于是,他从一开始起就注意另辟蹊径,为自己开辟一条与众不同的企业发展之路。

  他把成衣市场摆在第一世界,把生产基地布在第三世界,两头同时操刀,在掌控东西方物流变幻、上下线进出贸易之间游刃有余,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光是去年一年,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2亿6600多万元,在本地同行中傲视群芳。公司首次入选本地“50家杰出企业”,一步就跨入了前五名。

  许九弟说,在本地是夕阳产业的活计,到了国外却成了朝阳产业,成衣制造正是如此。这就叫“东方不亮西方亮”。

  联星的生产基地遍布亚非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厂家多达300多家,然而却没有一间工厂是属于联星自己的。厂家接受公司的订单,按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加工制作各类服装,然后交由联星出口交付到欧美客商的门下。

  如果你以为这不过是在玩左手进右手出或贱买贵卖的老把戏,那就大错特错了。

  许九弟说,这些欧美客户在正式下订单之前,往往都要由公司带领,亲自前往生产现场实地考察,然后再拍板签约。

  那么,客户为什么不直接同厂家签订合同,偏偏要绕个大圈子,心甘情愿绕到联星公司来呢?

  这正是许九弟的独到之处。他说:“联星哪里仅仅是一个中间商而已!我们确实是居于厂家和客户之间,但我们提供了价值增值服务,他们双方离不开我们。”

  这就叫“四两拨千斤”。这也是为什么许九弟自己不生产一件衣服、不进口一块布料,却能在一年中做出2亿多元服装生意的窍门。

  许九弟说,欧美客商看中亚非国家生产成本低廉,但他们同当地厂家之间语言不同,文化互异,他们需要中间人从中沟通协调,而这恰恰是我们新加坡人的长处。

  他熟悉客商需要什么。公司为他们在第三世界国家寻找进口配额市场,介绍政府间签署的进出口贸易协定,以减低关税,提供生产国的人权状况和工人素质情况。厂家则依赖从公司方面获取更多订单,并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


两头在外无限扩展模式

可作本地中小企业样板


  许九弟的“价值增值服务”远远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公司在全世界拥有300多名员工,包括几组产品与素质控制员,在现场进行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控制,确保生产工艺一丝不苟,质量达到欧美国家标准。不仅如此,公司还负责为客户提供策划、布料与饰物研究、产品概念设计、出口公文服务以及连锁管理等专项服务,并能随时为客商提供多种选择方案。

  联星这种“两头在外、无限扩展”的经营模式,为本地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许九弟和他手下的人长常年在外马不停蹄地跑。工作从来也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公司财务总监林小姐告诉记者,老板有时跑去孟加拉,一住就是两个月,甚至连年轻人都受不了。不过,既然老板都能吃下这份苦,我们年轻人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许九弟坦诚地说:“我从小受的教育不多,我必须通过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工作之余他喜欢玩赛车。他说,开赛车起码给了他两点启示:一是要快速,要讲求高效率,办事做工绝不可以拖拖拉拉;二是遇事要镇定,绝对不能草率鲁莽,操持业务对待客户万万不可感情用事。

  许九弟希望公司在未来5年内,营业额比现在再翻一倍,并打出自己的品牌来。

  他喜欢迎接新的挑战。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