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礁刻痕---歪诗轩

也谈格律

格律,其实就象图画的格局,戏剧的情节,曲子的节拍,故事的起伏,彩绘的色调,说到底,就是给人一种美感,让人吟读起来琅琅上口,或者易于配曲,除此之外,想不出还有第二种作用。
但我以为,美感,是有时代性,区域性并且因人而异的,就如北方梆子,秦腔唢呐的豪放激越,江南丝竹的行云流水,一样会给不同地区的人以美感。
从时间上来看,格律作为一种美感的具体体现,也是随着时代的迁移而赋予不同内容,古人吟出这样的诗
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
。。。。。。

问当今还有多少人为之沉醉?
曲子也是一样,奉为古曲经典的《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至今还有多少人津津乐道?我看没有太多的人了。
同样是古曲,琵琶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还是那么让人着迷,而钢琴伴唱现代京剧《红灯记》听起来也不错,更有电子琴配音的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也是有不少人爱听。
我看格律,要合情、合景、合韵,才有其生命力,如果被时代潮流遗弃,那就只能落到“传统文化遗产”的地位,或者成为少部分人的”雅兴“。
其实,任何范畴的东西都一样,当一种规则失去了生命力,剩下的只能是桎梏,古代科举制度首推的八股文,后来不也被唾弃?
再举例,古代的五行学说,可以用来解释世间万物的相互制约、相生相克的关系,这是最原始的物理学,后来有了发展,也就有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甚至高能物理、分子物理等分流。
所以说,时代在发展,文化在延伸,作为诗歌的形式和内涵,也不必恪守什么格律和韵律之类,你觉得怎么表达好,就怎么表达好了,只要你觉得有你认为的美感就行,只要有人欣赏你的作品,那就是你的成功,所谓科学求真,信仰求善,文化求美,除非是作为一种学术探讨或者考古需要。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当今的时尚和潮流,创出一套具有现代特色的诗词格律来,也许那是一种全新的诗歌创作体系,谁也不能肯定那不会出现响应者如云,为后代记入史册的诗词创作里程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