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性与阶段性

慕容逸

记得读书的时代读过鲁迅先生讽刺梁实秋的一篇短文《文学与出汗》,不知是因为文字太过于深奥还是因为语言习惯的缘故,当时的感觉是很难读通也读不懂。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隐约的感到鲁迅是革命的,梁实秋是反革命的。可以看得出,文学在当今的中国还是被深深地烙上了阶级的印记。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觉得好笑了,一代文豪骂人的水平倒是挺高的,短短的文字,虽然是强辞夺理却让人难以辩驳,这里我倒要为这位“上海教授”梁实秋担心了,这样的对手真不知如何对付。 

当时的文坛和现在的BBS有些类似,交互性很强,往往今天有人发表一篇文章,明天就有人辩驳的,这些文人是否也会和如今的网络写手一样,从对文学艺术观点的争论演变为人生攻击? 

我们的教科书上有鲁迅讽刺梁实秋的文章,却看不到梁实秋的只言片语,可怜的上海教授居然没有机会向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阐述他的观点,为自已申辩。这就是舆论导向,我们只能听到一种声音。梁实秋的用户名被我们的版主关闭了,他不能发言了。 

一直以来,我还是比较喜欢梁实秋的观点——超阶级的人性论(认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文学应该体现人性,将阶级斗争学说引入文艺,在一定的程度上毁灭艺术。文学应体现人性,而不应该过多的体现其阶级性,鲁迅在后期信奉马克思主义,有了信仰,这使他失去了对社会的洞观察力,有阶级性的文章必定会和政治有所关联,而政治也使文学作品失去了纯洁。所以在他后期表现出创作的衰退。 

就拿鲁迅为代表的左联与胡适为代表的“新月”来说吧。先不谈文学作品的价值,他们的胸襟与气度就有明显的差异。试想这两人如果生活在我们中间,我想愿意和胡适交朋友的人一定会比愿意和鲁迅交朋友的人多。“新月”和左联这两个文人群体,从做人这一点来说,还是新月好些,最后的结局我不太清楚,好象左联最后是决裂了,有人曾总结性的下过定论,左联从来没有团结过,他们一直在斗。而“新月”文人虽也有观点上的不同,但他们始终是好朋友。“新月”文人可贵的是他们能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对左联文人有持平之论,而后者就没有做到这一点。被鲁迅骂过的梁实秋在晚年还是不赞同台湾政府将鲁迅的书列为禁书,他对鲁迅的态度是“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我誓死拥护你说话的自由”这种态度在左联文人中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古人云:文如其人,从一个人的文字中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情来,从鲁迅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其为人交友之道。政治性的东西写多了总是不好,会失了性情。 

文学不应成为政治的的工具,文学是人学,应该用文字唤起对人的尊重与理解,而今的文人应多写些体现人性的性情之作,将发扬人性作为自已终生执着的追求目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