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 倪南 |
转眼博士第二学期就要进入第四周了。这个学期里有四门专业课,主要内容是精读儒、道两家的元典如《周易》、《四书》、《老子》和《庄子》等。仅仅这些课程如果放在本科阶段那么这个学期几乎就是放大假了,但是在现在这个阶段就觉得负担有些重了,原因不单是外在要求有根本的不同,而且自己体会的深度也不可同日而语。这也许就是哲学的魅力吧。
一个学期下来,有一个感觉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那就是在学院的框架和体制内,所谓的"哲学"专业实际上用"哲学史"来命名更为贴切,大学里的"哲学"专家们所做的基本上是整理和梳理前人的思想并将其纳入某种知识体系之中。而恰恰就是在这个整理和梳理的过程中,我从中国哲学思想中得到了一个近乎是悖论的感觉,这个感觉随着研究的渐次深入变得越来越明晰,这就是中国的哲学思想与西方的哲学思想确有根本的取向不同,西方包括哲学、科学和技术在内的思想范畴是以"共识"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与"共识"相关联的是诸如普遍、一般、准确、一致等概念,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一个完备和稳固的民主机制。中国的哲学似乎从来就是"士大夫"之类精英的"世袭领地",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其根本的归趣都是某种超越的境界,而这些境界只能是通过个人的"敬"、"诚"、"心斋"、"坐忘"、"观"、"照"的体悟来达致,是一种纯粹的"独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中国哲学是一个"知"与"行"互动的动态"过程",即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行"。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做学问也好,干事业也好,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这种"放心"的境界,也就修成"正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