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门市招牌

 
李纯禄
 

  到大街上走一趟,给人耳目一新的自然是门市招牌的变化了。

  变化之一是追赶时髦。由过去的小店变化成了“城”、“大世界”和“总汇”。

  “城”啊、“大世界”啊、“总汇”啊才刚亮相,又匆匆忙忙变成了这“屋”那“屋”。现在哩,犹如昨夜西风过庭院,给人一片盛景奇观的则是“吧”,“酒吧”、“网吧”、“书吧”满街是。

  变化之二是霸气十足。电视机叫彩霸,空调机叫凉霸,方便面叫面霸,就连卖纽扣、卖鞋袜、卖针头线脑的也都纷纷称王,当年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甚显逊色。

  变化之三是大众惶恐。昔日的大众旅馆、利民饭店、益民理发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贵族”、“皇帝”。“皇族”、“王妃”的招牌,工薪阶层、靠双手劳动的大众望牌兴叹,只好避而远之。

  变化之四是卖弄洋玩意。用几个外文字母,译几个似洋非土、娇娇滴滴、软软柔柔的名字,着实让人看不懂,不知是干什么的。

  商家刷新招牌,改换门面,是为了买卖兴隆,大把捞钱。但中国早有古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事何以成?追赶时髦者,不由地步入了“邯郸学步”的后尘;想称霸者,略知历史典故的都知道,结局都不妙呵;让大众惶恐,必然带来商家买卖惶恐。

  “初级阶段”大众水平甚多,想贵族一番的毕竟是少数;卖弄洋玩意,只能引得顾客笑而过之。

  招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招牌应就地取材,塑造地方文化品牌,这样才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体现地方特色,提高地方知名度,才能永久地树立自己招牌,成为“老字号”。买卖常,盖楼房,招牌朝三暮四,岂能创出自己的名牌?

稿件来源:光明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