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大学史研究计划

南洋大学史研究计划
  研究论文显示:为反共战略需要
  美国曾鼓励英政府 支持创办南洋大学

  美国在外交上一向重视维护本身的战略利益,区域战略和维持区域力量的均衡,因此成为它外交上的一大考量。约50年前,当新马华人倡议在新加坡设立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时,美国也曾在冷战中考虑反共战略的需要,而鼓励英国殖民地政府支持创办南洋大学。

  它对英国的这一表态,使原本对南大的创办计划有所顾虑的英国殖民地政府,更愿意对南大的诞生采取“默认”的态度。

  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是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所展开的南大史研究计划的部分研究内容。

  南大是在1955年建校,据南大史研究人员从英国公共档案馆收集到的资料显示,美国曾在1954年4月就南大的创立,向英国表达美国国务院的以下看法:

  *南大的设立,应该被视为有意义的发展,也应当探寻它的反共潜能;

  *美国和英国应该适当合作,防止某些不良因素颠覆南大的性质;以及

  *应该鼓励南大当局将南大建立成为向华人学生灌输民主思想的高等教育学府。

  尽管如此,史料也显示美国当时所持的立场是“不会提供财政援助或介入南大的建校活动”。

  联合撰写南大史研究论文的李元瑾博士和周兆呈在他们的初步报告中指出,在创办南大的倡议公开后,美国政府意识到这是介入东南亚事务、扩大美国影响力的一个良机。它当时所考虑的一大因素,是避免南大或整个东南亚区域受到共产主义的渗透,以致影响西方集团在本区域的冷战格局。

  美国国务院因此认为,“预防南大成为敌对力量的最好方法,就是为它提供友善的忠告和帮助。”

  这所由新加坡当年的殷商陈六使倡议设立的中国海外第一所华文大学,也因此得以在英国殖民地政府从原本的既不支持也不阻碍的“默反”态度,转为“默认”的情况下诞生。

  李元瑾博士是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的助理教授,周兆呈则是她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他们最近在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所主办的一项国际学术会议上,联合发表研究论文,把至今对南大史前面阶段的研究结果提到会上讨论。这篇论文的题目是“族群分化与建国目标分岐:南洋大学创办前后的角力”。

南大成为“政治问题”

  他们在论文中指出,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之前,各族群对国家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在建国的目标上也因此存在许多的分岐和矛盾。

  “多元种族的社会特性加上英国殖民地的背景,使语言的扩张成为族群之间自我维护和互相竞争的手段。”

  南大作为一所华文大学,也因此难免引起其他族群,包括华族中讲英语的一些群体的紧张与抗拒。

  李元瑾说,在各群体展开角力的过程中,国际间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冷战局面已经出现,东南亚区域也被卷入其中。南洋大学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特性,不会单纯被看成语言和民族的问题,当中还牵涉到跟共产主义挂钩的意识形态问题。

  周兆呈受访时说,这样的情况说明南大一创立,就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不同利益集团都想借南大实现某种目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新加坡社会内部各族群的角力加上外部的美国势力的介入、美英联手等问题,使得南大坎坷的命运在诞生之初就已经决定了。”

  这两名作者在研究论文中,引用了大量由英国殖民部保存的有关南大问题的原始档案材料。

  周兆呈说,这些档案为南大史研究人员厘清了南大在创办之初所面对的一些问题的幕后因素。

  “这些以前多是靠猜测、推断和片面之词,因此有不少误会。比如文中提到的美国势力在南大问题上扮演的具体角色,就是一个典型的少为人知的史实。”

  在南大成立之初,本地华社流传的说法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曾介入影响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决定,但却一直都没有人深入去探究这个说法。

  这名来自中国的南大史研究生说:“很显然,原始史料对于历史研究是最重要的基础。通过各种来源的史料,进行充分的比较、对证,才能够尽可能还原历史原貌,并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这一点对所谓‘敏感’的南大史研究至为重要。”

稿件来源——联合早报电子版(2002年12月)